3月20日,正值春分時節,武漢軌道交通產業迎來重大利好——位于黃陂區的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迎來項目集中開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市委副書記、市長程用文參加開工活動并調研武漢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情況。
在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活動現場,王忠林說,武漢作為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擔負著湖北省高質量發展主引擎的重大責任。當前,我們正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力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項目簽約開工,必將對武漢建設現代產業集群、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切實發揚“店小二”精神,為項目開工建設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服務。
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云現場致辭,他表示,將發揮科研優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助推武漢軌道交通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
隨后,王忠林、程用文來到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產業總部大樓,詳細了解基地發展路徑、產業市場、全產業鏈招商及政策支持等情況。王忠林指出,要完整準確全面把握新發展理念,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堅持“畝均論英雄”,不搞粗放式發展,提高土地“含金量”;堅持產城融合,完善園區生活服務配套,避免“產是產、城是城”;堅持綠色發展,大力發展低碳、節能的先進制造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關部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引進龍頭企業或配套企業入駐,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強化規劃引領,加快打造一批優勢產業示范基地。
近年來,武漢軌道交通建設持續提速,已累計完成投資超過3000億元,帶動武漢軌道交通全產業鏈加速發展。
圍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家戰略,我市積極謀劃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建設,以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為目標,大力發展軌道交通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并同步推進基地配套的前川地鐵小鎮,提升宜居環境品質,聚集高端人才,彰顯產城融合的人文魅力。
為保障產業基地的快速發展,助力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武漢地鐵集團聚集本地40余家行業優質企業組建產業創新聯盟,構建行業資源共享、信息交流、突破創新的優質平臺,著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深度融入國內軌道交通產業大循環。
同時,武漢地鐵集團聯合華科、北交大等高校以及華為、交控科技等優質企業,依托國家級的技術創新中心,成立產業創新研究院,推動產業聯盟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和轉化應用,促進相關標準與技術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引領行業先進技術的發展。
經過前期的招商引資,目前已有中車長客等41家享譽國際的知名企業看好武漢軌道交通這個發展平臺入駐產業基地,計劃總投資超過227億元。此外,還有18家意向企業正積極商洽中。
武漢地鐵集團將緊盯“‘十四五’末建成700公里、在建400公里”的目標,突破性推進軌道交通建設,著力打造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精心培育壯大產業創新研究院和研究中心,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作出更大貢獻。
打造生態宜居智慧地鐵小鎮
千億級產業集群在黃陂強勢崛起
今天12個項目率先開工,標志著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正式誕生。黃陂將成為全市打造第六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的主戰場。
本次簽約的項目之中,總金額最大的是前川地鐵小鎮,總投資金額達到550億元。前川地鐵小鎮位于黃陂區前川街,總用地面積約433公頃。
按照基地“一鎮五區”的規劃結構,“一鎮”為地鐵小鎮,“五區”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區、技術研發區、維護保養區、材料生產區和觀光體驗區。
地鐵小鎮將依托軌道交通前川線站點,結合軌道交通產業裝備制造創新基地形成產業配套宜居生活、智能管理、新型街區,打造具有現代化城市功能和特色人文底蘊的小鎮形象,建成集商務辦公、城市綜合服務、高端住宅于一體的生態宜居智慧城鎮。
立足產業創新基地
武漢搶占軌道交通“云市場”先機
今年底,武漢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即將亮相,代表著國內地鐵行業領域信號系統的最高水平。緊隨其后,國內還將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開通全自動駕駛線路,行業內蘊藏巨大的“云市場”潛力。
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表示,武漢未來的地鐵線網里程將達到1000多公里,令企業對未來的軌道行業市場充滿信心。
企業將會立足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充分利用武漢的科研人才和創新優勢,積極投身于軌道交通互聯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軌道列車領域好比是一張龐大的“工業互聯網”,軌道交通產生的百萬級的客流類似“移動互聯網”,兩者的疊加研究、應用將會引領行業云領域未來發展方向。
交控科技一直踐行將單個領域“深挖”,才能令企業具有更強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將會以武漢的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為中心,深入研發依托全自動駕駛的技術廣泛應的“云領域”,率先在武漢地鐵的運營場景之中實現運用,力爭搶占行業領域內的市場先機,在全國范圍內打響品牌。
在山東朗進科技股份董事、輪值CEO王紳宇看來,結合武漢城市的發展和未來定位,武漢的軌道交通未來面向于打造的是創新數字化的產業布局,企業正是看好城市的發展和行業的潛力,未來將考慮將區域總部搬到武漢。
王紳宇介紹,公司在武漢的投資分為三期,預計將達到1億總產值。
目前,朗進的產品在技術創領、智能化、節能等方面,與武漢地鐵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理念是不謀而合和的;作為行業領先的研發、創新性企業,均位于國內領先的水平,在保證軌道交通產業支柱的基礎上,利用領先的優勢,拓展軌道交通之外的一些其他行業,如結合數字化城市的工業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集中供暖等產品。這些產品,均將結合武漢未來大的發展和行業定位,打造技術領先的優勢產品,助力武漢軌道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十年來,軌道交通的發展引領著世界潮流,推動城市全面發展,城市建設、環境、功能和布局為之深刻改變。
在國家“制造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引導下,2020年,我國軌道交通產業已達到全球先進水平,行業銷售產值超過6500億元。
與此同時,全球高鐵和新鐵路建設也大大增加了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市場需求。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通過軌道交通先行,推動亞歐非互聯互通,為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全國40多個城市開通地鐵,總里程已超過6800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展望“十四五”,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突破1萬公里。
武漢作為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更應抓發展機遇,發揮科教人才優勢,產學研緊密結合,做大做強軌道交通產業。建設“千億級”產業基地,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助力武漢經濟體系的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