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南交通大學先進能源牽引與綜合節能鐵路行業重點實驗室、運營安全保障鐵路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據悉,這是西南交大緊緊圍繞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堅持以國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為導向,積極響應開展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建設部署的重要成果。
未來,西南交大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有機融合,在項目推進、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全面協同,以兩個基地為支點,打造支撐新時代鐵路發展的學科體系,構建新時代鐵路科研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支撐鐵路科技創新發展平臺集群。
揭牌儀式上,西南交大副校長馮曉云匯報了實驗室建設規劃。針對研究基礎與能力,她介紹了西南交大在列車運行全數字化仿真設計平臺、電力牽引系統關鍵控制技術、電力牽引系統半實物驗證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展現了西南交大在該領域的扎實基礎。馮曉云著重強調了她對于機制體制創新的思考。基于新工科建設理念,她提出“五鏈條、四要素、雙循環”的教育-產業雙向聯動發展機制。即通過“政產學研用金”各主體間信息、人才、技術與資源共享,形成“管理鏈、教育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五鏈條協調發展銜接機制,保障實驗室與合作企業聯動發展。
先進能源牽引與綜合節能鐵路行業重點實驗首屆學術委員會就馮曉云的匯報進行了研討。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對馮曉云的介紹表示了高度肯定。他提出,對于管理和應用方面,應強調各個單位的協調和合作,爭取早日研究出相關技術,并進行實驗和應用。詹天佑基金會副秘書長齊向陽提出,關于協同創新和融合發展,怎樣融合學校內部各個院系、融合學校與中車研究院以及其他單位,在融合創新上走出一條好路子,是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國家鐵路局相關負責人提出三點建議:強化組織領導,打好協同戰;堅持需求導向,打好攻堅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好人才戰。并祝愿學校在推進先進能源牽引與綜合節能、科技攻關及應用方面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