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記者從昆明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即日起將收集整理來自網絡、電話、留言等渠道對昆明地鐵的意見建議,廣泛聽取市民對昆明地鐵反饋的問題。同時,轉給相關部門研究,不定期地進行回復。
針對有市民反映昆明地鐵怎么往人少的地方修建,人多的地方怎么不修?難道是為房地產服務這一話題,昆明地鐵回復:這要從昆明地鐵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來說,因為地鐵作為城市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進度要與城市發展節奏相匹配。2009年,昆明地鐵第一期建設規劃提出了地鐵1、2號線首期工程與3號線構成“十”字骨架,覆蓋了昆明市最繁忙的北京路、人民路、東風路廊道,并帶動了呈貢新城的發展,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人們出行時間縮短了,出行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地鐵1、2號線成為昆明主城與呈貢新區南北交通大動脈,到呈貢不用再忍受長時間堵車的煎熬,去往北部汽車站、昆明火車站、南部汽車站也更加快捷。大學生報到、返校更加方便。
地鐵3號線和6號線承擔起昆明城市東西公共交通的重任,與地鐵1、2號線首期形成了十字骨架線網,連接起機場、高鐵站、四大客運站,重要交通樞紐之間換乘更加的高效,昆明市中心區交通壓力得到緩解。很多年沒爬過的西山,現在地鐵+爬山也成為了每周打卡的項目。市體育館、拓東體育館、新亞洲體育館周末有很多運動的市民,昆明東部發展軸有了軌道交通作為支撐,發展更加迅速。
后來,結合昆明城市的超預期發展及時調整了軌道交通發展戰略,2013年在第一期地鐵建設規劃基礎上,提出建設“米”字放射網的架構支撐城市發展,進一步擴大了軌道線路的覆蓋范圍。
地鐵4號線促進了昆明主城西北片區與軌道交通骨干網的客流交換,加強了和呈貢新區的聯系。對促進呈貢新區產業發展,提高呈貢區發展活力起到積極作用。發揮昆明火車南站交通樞紐與主城客流交換功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地鐵5號線串聯起世博園、昆明動物園、抗戰勝利紀念堂、翠湖公園、彌勒寺公園、草海生態長廊、海埂大壩、滇池風景區、寶豐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成為一條“生態宜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線路,全線20個母嬰室增添了出行的溫暖。
近年來,隨著昆明城市的進一步生長,城市發展重點進一步外擴,社會呼聲比較大的比如普吉路、廣福路、龍泉路沿線,在昆明第三期地鐵建設規劃時就納入了考慮。將來建成后能更好地滿足片區市民出行需求,更好地服務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