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輪角逐,2023年第九屆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大獎評定并公布了年度獲獎名單,在此前入圍的20個項目和5位隧道工程師中,最終評選出6個獎項和1位青年隧道工程師。廣州地鐵七號線二期采用的全球首臺“TBM+土壓+泥水”三模盾構機脫穎而出,獲年度產品/設備創新獎,成為我國3個獲獎項目之一。
地鐵七號線二期工程蘿崗站-水西站區間,面臨軟土、孤石及硬巖掘進的風險。經過綜合研判,廣州地鐵開國際先河,首次投用集泥水、土壓、泥水式TBM模式于一身的“三模”盾構機。
“三模”盾構機由中國自主研發,能夠滿足多種地層的掘進施工,機械化和智能化程度高,施工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能夠改善工人作業環境,節省工期和成本。設備可快速切換掘進模式,過程中無需拆裝,實現了不停機模式轉換,保障了操作人員安全。此外,研發團隊發明了TBM掘進模式下螺旋機+泥漿管道協同排渣功能,解決了富水硬巖地層掘進排渣的行業難題。
在實際應用中,地鐵七號線二期蘿崗站-水西站區間的全斷面硬巖段最高強度達147兆帕,“三模”盾構機的日平均掘進速度達到同一區域類似地層中土壓盾構的2.62倍、土壓/TBM雙模盾構的1.45倍,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項創新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惠州海底隧道,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今年3月28日,廣州地鐵集團負責的科研項目“超硬巖復合地層城市隧道三模掘進機關鍵技術與應用”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陳湘生及省建筑集團總工程師徐天平掛帥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本次給予廣州地鐵肯定的,是全球隧道界的“奧斯卡”。據介紹,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成立于1974年,總部設在瑞士洛桑,是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的國際性學術組織,是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之一。從2015年開始,ITA每年組織一次評選國際杰出工程和技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