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七號風井至浦東機場區間施工作業現場,一名工人正手持遙控器操作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地鐵收軌車,在六名作業人員的配合下進行收軌作業。
該收軌車是由中鐵一局軌道運營(新運)公司聯合中鐵重工針對長區間收軌作業而研發的一種新型工裝設備,主要由地鐵平車、機臂、門架、起升機構、電氣系統、電源動力系統等組成,具備操作靈活性好、使用方便、安全系數高等特點。
上海市域鐵路機場聯絡線被譽為“建在地下的高速鐵路”,施工設計均采用高鐵建設標準,其中軌道施工和以往城軌施工的不同之處在于,需要在整體道床施工結束后將鋪設的25米鋼軌全部回收換成500米長軌,確保滿足建設標準、提高乘客乘坐舒適度。
“一根25米長的鋼軌足有1.5噸重,以往收運鋼軌需要幾十人參與,人工收運鋼軌不僅費時費力,也增加了現場作業風險。地鐵收軌車的使用不僅緩解了后續收軌壓力,也減輕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現場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道。
隨著該設備的投入使用,有效地改變靠大量人力收運鋼軌等重型材料的傳統模式,原本需要20人進行的收軌工作,在該設備使用后可以縮減至7人,同時將單個作業面每日回收數量提高到60根,有效化解了收軌過程中的鋼軌裝載風險,保證了收軌作業的安全系數。
據了解,上海機場聯絡線全長68.6公里,途經閔行、徐匯、浦東新區3個區,全線共設9座車站,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作為上海第一條市域鐵路、全國首條聯系兩大國際機場的軌交線路,項目建成后,虹橋和浦東兩大綜合交通樞紐間運行時間可從90分鐘縮短至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