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5個世界地球日當天,廣州地鐵發布了《2024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報告——擁抱零碳,從愿景到實踐,價值驅動的未來軌道交通 》(以下簡稱“報告”),向社會公布了2023年廣州地鐵在綠色低碳建設領域取得的成效。
據悉,廣州地鐵去年以來推動企業從單一建設業務向多元化服務轉型,在建設領域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其中,以“生態智慧零碳園區”理念打造的三號線東延段廣州新城停車場和維修運轉樓,采用了多項綜合技術,通過在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為建筑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全年發電量達到10.8萬千瓦時,這也是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全生命期低碳運作理念的車輛基地和綜合運轉樓項目。
在“十三五”線路及后續在建的165座車站,廣州地鐵全面推廣智慧環控系統和永磁同步電機冷卻塔等節能創新技術,標志著廣州地鐵高效智慧環控系統的應用由新增市場向存量市場進行推廣普及,實現線網級別的高能效、低能耗運行。在城際線路方面,通過采用預制拼裝、機械法建造、輪軌綜合減振降噪、智能聯控高效節能通風空調系統等技術,把廣花和芳白城際打造為行業“站、場、線”全覆蓋的綠色低碳“三星”示范工程標桿,且廣花全線所有車站已完成綠色低碳軌道交通三星級預評審專家審查工作。
自2022年4月起,廣州地鐵發布了行業內首個氣候行動報告,并每年迭代。今年的報告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外延和拓展,以可持續發展的視角,推動從氣候行動到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轉型。報告從廣州地鐵綠色低碳的項目實踐出發,在“設計、施工、建管、運營、科研”地鐵建設全過程中,探索基于價值驅動的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實踐,對未來5至10年的軌道交通綠色營建提出廣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