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鐵路項目”白坭坑站順利完成主體結構封底,標志著項目進入新階段,為后續裝配式內部結構施工及兩端區間的盾構接收創造了有利條件。
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鐵路項目(簡稱深大城際項目)是大灣區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際鐵路項目。白坭坑站是深大城際項目的第八座車站,與規劃中的深圳地鐵18號線、21號線形成三線換乘車站。
白坭坑站總建筑面積5.4萬㎡,總長539.9米,標準段寬度為52.5米,開挖深度約19—34米,屬于超寬、長、深基坑,是常規的地鐵車站規模的4倍左右。車站位于平湖街道橫東嶺路與東泰路交叉口,該地交通繁忙,周邊環境復雜,車站上方橫跨一條110kV高壓架空線、下穿既有兩顆國家三級百年古樟樹,周邊建構筑物較多且多處于原稻田及低洼回填區等多個高級別風險,對基坑開挖等施工造成極大困難。
白坭坑車站工地實景鳥瞰
項目建設期間。設計團隊多次奔赴現場,積極與各方協調溝通,制定專項加固設計方案,對110KV高壓線下的地下連續墻施工、基坑開挖方案進行專項設計和施工方案優化。解決了現場用地小,交通不便導致的結構受力問題,為項目的順利施工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團隊綜合考慮施工難度、古樹的正常生長,車站功能連通方面,首次提出管幕橫向支撐下的暗挖洞柱法方案,有效解決了兩棵國家三級古樟樹恰好位于三線換乘樞紐核心區的設計和施工重大難題,為后續類似項目積累了有利的技術案例。
深大城際項目通車后,將作為深圳對外聯系的重要通道、對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深莞惠都市一體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