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南瑞軌道交通技術分公司總經理張慎明
2012年4月28日,首條地級市軌道交通線路——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正式開通運營,由國電南瑞承擔的綜合監控系統同步投運。目前,國電南瑞的軌道交通產品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全國15個城市的軌道交通線路投入使用。
國電南瑞是如何將電力系統的優勢延伸到軌道交通領域,又是憑借哪些出色的表現贏得眾多的軌道交通市場份額?國電南瑞軌道交通技術分公司總經理張慎明受邀接受了本刊專訪。
談產業——高起點 另辟蹊徑
軌道交通:作為國內電力自動化的龍頭企業,南瑞為什么選擇拓展軌道交通市場?
張慎明:南瑞的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與其他企業相比有著自己的特色,我們通過同源技術的拓展,將智能電網的先進技術應用到軌道交通自動化領域。南瑞之所以選擇進入軌道交通市場,當時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軌道交通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門檻太低的行業,市場環境對企業的技術實力不敏感,不能體現南瑞的技術優勢。二是專業相關性,電力專業是軌道交通的一個重要部分,早在1996年的時候,南瑞已經在地鐵里面承接了變電所自動化項目,通過承建軌道交通變電所自動化項目的工作,逐漸理解了軌道交通其它專業系統的需求,專業相關性是領域拓展的基本點。三是我們瞄準了軌道交通行業廣闊的市場前景,投資大,產業聚合效應明顯,代表了國家倡導的產業發展方向。
軌道交通:如今南瑞軌道交通產品遍布全國15個城市,請談一談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其中經歷了哪些挑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張慎明:對于南瑞軌道來講,北京地鐵5號線具有里程碑意義。首先,北京地鐵5號線的綜合監控系統是南瑞承擔的第一個軌道交通綜合監控系統集成項目;第二,此項目開創了軌道交通領域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南瑞與澳大利亞某公司進行合作,所有軟件的二次開發均由南瑞完成,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進口軟件平臺穩定可靠的優勢,又能夠進行充分的本地化,完全滿足國內用戶的操作需求;同時,用戶對后續的維護也比較放心。第三,因為北京地鐵5號線是奧運工程,這也是北京地鐵第一次實施綜合監控系統集成,從建設單位到設計院再到運營單位幾乎沒有相關經驗,對系統集成商的技術能力、項目管理能力要求很高。
因此,北京地鐵第一次實施綜合集成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主要是地鐵業主和南瑞都是第一次實施綜合監控系統,用戶的運營需求在不斷完善和探索。另一方面則是奧運會之前必須開通的開通壓力。
北京地鐵5號線綜合監控系統之所以取得成功,獲得了很好的口碑,歸功于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的企業文化,以及出色的大項目管理和系統集成駕馭能力,同時,也得益于所有參建單位的團結協作,大家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包括業主、南瑞和外方。綜合監控系統協調量非常大,在設備安裝時,設備安裝需要一定的條件,沒有裝修好,設備就無法安裝,但工期又等不得,作為時任項目經理,我便和業主、設計單位一個站一個站地跑現場,和外單位廠家協調裝修進度。類似的事情很多,再比如接口調試時,系統集成商是接口管理的牽頭單位,我們需要將綜合監控系統的各接口廠商召集起來,協調解決接口問題,并耐心地向各單位解釋接口的各項要求,從點表到協議,再到測試時間等等,工作量大,但進度緩慢,因此我們不得不每周工作七天,晚上接著白天繼續工作。
當然,其它項目也有各自的特色和代表性,如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綜合監控系統集成了車載系統、南京地鐵2號線首次采用自主研發的綜合監控軟件平臺、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是首次在地級市應用綜合監控系統、北京地鐵6號線首次將信號系統與綜合監控進行深度集成。
談技術——新理念 引領潮流
軌道交通:南瑞曾提出“新一代綜合監控理念”,這個理念該如何解讀?
張慎明: “新一代綜合監控理念”,“新一代”本身是個泛化的概念,“新”代表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發展,代表著一種創新的方向。綜合監控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理念,其運用效果往往取決于系統實施過程中思想觀念、技術方案和管理模式等諸多方面對綜合監控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一方面,綜合監控是信息化在城市軌道交通控制領域的具體體現,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綜合監控也不是萬能鑰匙,需要有相適應的運營模式配套才能有效地整合這些信息,最大限度發揮其作用。
在理念上,新一代系統應轉變集成策略,以行車指揮為核心,同時具備設備監控和通信集成的功能,在軟件平臺上應在接口、圖形和功能等方面加強標準化工作;在技術上,應采用面向服務的系統架構,并融合分布式的數據庫結構,優化硬件配置,采用高效靈活的軟件結構,同時注重各種關鍵技術的提升和高級功能的建設,特別是節能、硬件虛擬池、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有效運用;在管理上,應把綜合監控從單純面向運營轉變為面向運營和維護,要加強資產管理,完善培訓功能,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注重項目管理,充分發揮新一代綜合監控系統在軌道交通運營中的核心作用。
談未來——新思路 節能創新
軌道交通:南瑞智能電網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得到了怎樣的應用?又是如何體現“節能”這一原則的?
張慎明:南瑞在智能電網領域有許多成熟、先進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根據我們所做的研究,其中70%的技術涉及到軌道交通自動化領域。我們認為,我們既有的90%的產品和技術都可以拓展應用到軌道交通領域,而“節能”管控技術只是其中之一。
“節能”既要有基于點的局部措施,更要有基于全局的綜合方案。對于軌道交通節能,第一是把所有設備的耗能情況實時采集上來,目前已有的電量采集粒度比較粗,比較片面,如果看到軌道交通設備的詳細動態耗能情況,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發現哪些地方用電不合理,提出改變用電習慣的合理化建議,達到降低能消、降低用電成本的目的。再進一步的工作是提供節能策略,與提供節能設備的廠商不同,南瑞提供的是整體節能解決方案。“節能”應是一種基本原則和普遍共識,需要大家去承擔這個責任,南瑞公司去做,不僅僅是公司經營,更多代表著一種社會責任。
除了節能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可應用到軌道交通的地方非常多,譬如對所有機電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狀態檢測,新能源和新用電設備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信息系統安全防御體系等。對南瑞而言,智能電網與軌道交通,兩個專業領域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軌道交通:南瑞未來有哪些發展規劃?
張慎明:我們將以設備系統為基礎,探索一些發展模式的創新和專業領域的拓展。未來南瑞將嘗試在BT、EPC總承包等方面尋求突破,在軌道交通專業領域,將加強在軌道交通列車控制系統方面的研究。
目前,許多工作還僅僅是開了個頭,后面還有很多具體的工作需要去做。面對成績,南瑞公司冷靜思考,積極探索,開拓創新,著眼未來,向軌道交通前沿領域展開飛翔的翅膀。